浙江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浙江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2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155人,硕士生导师834人。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职)、“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名中医”称号获得者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6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6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4人。
类别 | 名单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 | 李大鹏 |
“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 葛琳仪 |
浙江省特级专家 | 范永升 |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范永升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万海同、温成平、杨洁红 |
“全国名中医”称号获得者 | 范永升、王坤根 |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范永升、范炳华 |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方剑乔 |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范永升、徐珊、吕圭源、万海同、方剑乔、吕宾、童培建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开国银 |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开国银 |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 李卓玉、赵华军、宋振远、杨海涛、马永敏、王兴亚 |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 | 吕圭源、万海同、方剑乔、李范珠、温成平、杨洁红 |
浙江省教学名师 | 徐珊、方剑乔、叶新苗、陈华德、范炳华、李范珠 |
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 | 方剑乔、吕宾、童培建、万海同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范永升,2008) |
省级教学团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范永升,2008)、针灸学科教学团队(陈华德,2008)、中药学教学团队(张如松,2008)、方剂学教学团队(连建伟,2009)、推拿学科教学团队(范炳华,2009) |
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研究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中医风湿病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风湿脏痹证治研究室、骨痹研究室、再生障碍性贫血益气养血研究室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医风湿免疫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药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骨关节疾病中医药干预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消化道疾病病理生理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浙江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免疫性疾病中医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医内科临床创新团队、现代中药制剂及其重点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研究创新团队、针灸医学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分子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