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3 05:00:42发布时间:2022-02-14 15:36:54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410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7人(其中博士学位34人,硕士学位223人),聘请兼职教授20人、高级教官53人,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专业较齐全、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省级、公安部部级教学名师各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1人。


  第三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人):赵明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5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省部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各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省部级精品教材7部,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专著90余部。


  省级特色专业(1个):侦查

 省级品牌专业(1个):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森林消防专业教学团队(张思玉)、 公安信息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赵明生)

  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文件检验、现场勘查

 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犯罪心理学等 

  省级精品教材(3部):森林火灾预防、侦查通信与指挥教程、<孙子兵法>研读本

  教学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高职高专教育林业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等 

  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等

  省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公安特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周波)、基于“五个依托”构建“学训研战”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赵明生)、刑事技术实训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等

  学生获奖

  2009年-2014年,学校毕业生中共有500余人次在工作岗位上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各级奖励,3000余人次获得嘉奖或表彰。

  科研机构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1个部级政警学研创新平台,5个校级科研机构。

  部级政警学研创新平台(1个):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其他校级科研机构(5个):DNA鉴定中心、动物标本馆、痕迹检验实验室、模拟现场观摩室、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 [16]

  科研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国家“948”计划、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公安厅等厅局级以上项目119个,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12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经过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计算机软件2个,出版专著近80部。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