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常熟理工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0:56发布时间:2022-02-14 13:33:04

常熟理工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常熟理工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常熟理工学院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28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多人,高级职称560多人,博士410多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160多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 


  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4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4700多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3月,该校设有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和1个民办二级学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该校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省优秀学科梯队 。

 江苏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生物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 

  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一级学科校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

  二级学科校重点建设学科:海洋信息与控制工程、企业管理、食品科学、应用化学、行政管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物理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音乐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建设

  2004年5月至2016年3月,该校共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3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42项。

  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成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获批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建立了中国首所电梯工程学院、江苏首所国际服务工程学院、苏州首所光伏科技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等多所行业学院。

  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润机电——常熟理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工(专科)、机械设备及自动化、营养与烹饪、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科学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光伏技术与产业方向)、自动化(智能低压电器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重点专业:数学类 、能源动力类 、生物工程类 、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工程

  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汽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国际合作、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经管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化学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学基础实验中心、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16年3月,该校建有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建有苏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智能仪器研究所、计算物理与材料计算研究所、压力容器及钢结构有限元仿真中心、电梯安全与可靠性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制造研究所、苏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苏州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所(中心、基地)。

  省级工程中心:江苏省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

  苏州市工程中心:苏州市长江特色水产培育繁殖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苏州市重点实验室: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应用藻类实验室

 校级工程中心: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南区域文化建设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实验室:海藻遗传与种质创新实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车用绿色材料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