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3 05:04:27发布时间:2022-02-14 12:28:39

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 7人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3人被列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5人先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数十人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近百人先后进入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等人才培养梯队。


  国医大师(3个):周仲瑛、徐景藩、朱良春

 国家级教学名师(2个):杨进、汪受传

  “973”首席科学家:段金廒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建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学校建成22所附属医院、5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试办)、首批获准接受和培养留学生及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护理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内科护理学、中药炮制学、中医诊断学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中医儿科学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一览表


序号教材名称规划教材出版社出版时间编者
1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教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潘立群 陈荣明
2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教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金桂兰 汪悦
3中医外科学(案例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潘立群
4中医儿科学(案例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汪受传
5中医儿科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汪受传
6中医诊断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吴承玉
7儿科护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汪受传
8中医诊断学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5吴承玉
9内科临床实习指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习指导丛书科学出版社2005汪悦
10小儿推拿手法与穴位视听教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任现志
11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音像出版部2005韩新民
12中医儿科学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郁晓维
13五官科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丁淑华
14五官科护理学习题集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丁淑华
15儿科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汪受传
16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汪受传
17儿科临床实习指南科学出版社2005汪受传
18中医儿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汪受传
19中医养生康复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王旭东
20中医诊断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吴承玉
21中医内科学教材参考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薛博瑜
22实验针灸学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李忠仁
23中医内科学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周仲瑛
24牵引疗法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马勇
25中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科学出版社2004汪悦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创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SPF级实验动物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针药结合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

  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

  中医瘀热病机重点研究室

  中药炮制标准重点研究室

  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8个)

  中药质量标准实验室

  中药制剂实验室

  针灸生物医学实验室

  中药化学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儿科)实验室

  中药药理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温病)实验室

  中药炮制实验室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2个)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育厅,3个)

  针灸学省级重点实验室

  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药炮制机理及共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理血方剂创新药物工程中心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2个)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抗肿瘤验方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实验室

  其他江苏省重点科研机构(2个)

  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创制中心

  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南京市中药微丸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市中医药健康养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

  中医药预防保健协同创新中心

  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其他校级科研机构(2个)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

   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