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南京邮电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3 04:38:15发布时间:2022-02-14 12:23:21

南京邮电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南京邮电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南京邮电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7.7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3.74%。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国外院士4人、IEEE Fellow6人。现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 


类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汪联辉岳东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汪联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汪联辉
国家“千人计划”李海波孙小卫唐耐尔·布莱德利
彭波梁安辉
“青年千人计划”周亮邹玉龙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解令海
中科院“百人计划”王永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业荣汪联辉赵强
吕文俊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有机光电子学”创新团队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有机光电子学”创新团队

  江苏省创新团队(3个):Peter Grünberg团队、汪联辉团队、李海波团队


  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1个):“网络文化安全与管理研究”创新团队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光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1个,中央财政专项实验室(含中央地方共建)79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20余万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齐全、富有特色。

  国家“111计划”: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创新引智基地


科技基础平台


级别机构名称
科技部科技部与江苏省共建——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44] 
省级重点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宽带无线通信和物联网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4个):江苏省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与白光照明工程研究中心等


  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江苏农业信息化研究基地、江苏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基地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5个):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

 校级科研机构

  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

  电子商务与政务研究所

  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

  信息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光通信研究所

  控制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数字媒体研究中心

  微流控光学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所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