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东南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3 07:39:11发布时间:2022-02-14 11:25:46

 东南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东南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东南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东南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8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34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195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987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94人。有两院院士1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6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2人


  学校共有52位教授当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5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7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2018年12月,经济学家华生、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周锡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樊和平等四人受聘为东南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共13人)齐康韦钰吕志涛钟训正
孙忠良孙伟张耀明黄卫
程泰宁李幼平缪昌文 张广军
王建国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陆祖宏(1995)洪伟(1996)尤肖虎(1997)王志功(1998)
王炜(1999)戴先中(1999)吴柯(2000)崔一平(2001)
王建国(2001)崔铁军(2002)顾忠泽(2002)熊仁根(2002)
谢维(2003)黄庆安(2003)徐宝文(2004)田玉平(2004)
赵春杰(2005)颜震(2005)李爱群(2007)顾宁(2007)
徐春祥(2007)邹国棠(2007)张志珺(2008)陈云飞(2009)
高西奇(2009)顾忠泽(2009)孙长银(2011)叶继红(2011)


  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程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团队、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团队、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实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道路与桥梁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46]

  国家精品课程(40门):数字信号处理、微机系统与接口、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大学英语、信号与系统、机械设计、大学语文、交通规划、大学物理(工科)、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实验(工科)、筑结构设计、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机械制造实习、电机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综合电子系统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合同管理、电子电路基础、唐宋诗词鉴赏、建筑设计、双语物理导论、土木工程施工、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

  截至2017年4月,东南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1个)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国家专业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声XX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惯性仪表XX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部委实验室(1个)国土资源部土地实地调查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2个)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交通规划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分子影象与功能影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群体智能重点实验室


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射频电路集成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数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伺服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现代混凝土耐久性评估与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级重点高端智库(1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新型科研机构(1个):丘成桐中心

  其它科研机构(部分):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 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所/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所 、电光源研究中心、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伽利略系统欧亚(中国)教育与应用开发中心、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研究中心、先进光子学中心、太赫兹研究所、旅游与景观研究所、建筑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AMS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