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同济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8-21 05:17:24发布时间:2022-02-12 09:53:02

 同济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同济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同济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5月,拥有专任教师2814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2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5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4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3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院士


类别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孙钧、姚熹、郑时龄、裴钢、周兴铭、陈义汉、常青、何满潮、薛永祺
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李同保、郭重庆、卢耀如、钟志华、吴志强、陈杰、肖绪文、崔俊芝、侯立安、梁文灏等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裴钢、汪品先
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
德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志强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志强、娄永琪
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李国强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薛松涛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伍江


知名学者


类别名单
杰出青年陈鸿薛松涛仲政蒋昌俊李国强
徐鉴黄茂松刘志飞蒋明镜张小宁


 国家级教学团队


  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团队(郑时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龚沛曾)、钢结构教学团队(陈以一)、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团队(赵民)、普通物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顾牧)、宝石学教学团队(廖宗廷)。
  教育部创新团队

  大城市交通管理理论及系统(孙立军)、节能环保汽车(余卓平)、心脏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陈义汉)、嵌入式服务计算(蒋昌俊)、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电磁波调控(陈鸿)、城市软土地下空间与工程(朱合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康九红)。 

  截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53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在国务院2013年1月16日讨论通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中,由同济大学领衔,经2011年总体专家组评审获得第一名的“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建议又被列为中国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位。截至2018年5月4日,同济大学正在运行的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65个。



基地类型平台或基地名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1)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3)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 (1)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国家土建结构预计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
“2011”协同创新中心 (1)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1)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上海)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4)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程结构服役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2)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7)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联合)
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筹)
其它省部级研究机构(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联合)
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
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 (筹)
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网络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蓝宝石单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上海工业视觉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市电子交易与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防灾减灾研究所
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土木基础设施抗震试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罗伯特·布莱拉克(Robert Blalack)大师未来数字实验室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