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东北林业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李坚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祖元刚、王政权、杨传平、胡海清
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马建章、杨传平
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肖向红、马建章、宋冶、严善春、杨传平、郭明辉、邹红菲、张伟、吕洁华、岳桦、程瑞香、玉龙、迟德富
年份 | 团队名称 | 省级 | 国家级 |
---|---|---|---|
2007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 | √ |
林木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林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 √ | ||
木材科学与工程核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 √ | |
2008 | 森林保护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理学》《保护生物学》《木材学》《资源昆虫学》《毛皮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获奖年份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单位 |
---|---|---|---|
2009 | 资源昆虫学 | 严善春 | 林学院 |
2008 | 毛皮学 | 张伟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2007 | 保护生物学 | 迟德富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6 | 林木育种学 | 杨传平 | 林学院 |
2005 | 动物生理学 | 肖向红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2005 | 木材学 | 刘一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4 | 野生动物管理学 | 马建章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新建)、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生物质能技术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2个省级智库、另有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局木工机械检测站等60个研究检测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东北森林资源培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红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松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乡土树种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及利用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黑龙江三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黑龙江凉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木质资源材料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阻燃材料制备与分子设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田工业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研究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林业智能装备黑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