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2人,高级职称21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第一层次人选1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省青年科技奖1人,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型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蔡建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蔡建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蔡建辉
省教学名师(4人):任旷、张秀荣(名单不全)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序号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等级 | 评定时间 |
1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任旷 | 省级 | 2016年 |
2 | 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 王舒然 | 省级 | 2016年 [9] |
3 | “思法”与形势政策课教学团队 | 冯泽明 | 省级 | 2013年 [10] |
4 | 药剂学课程教学团队 | 张秀荣 | 省级 | 2009年 [8] |
5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教学团队 | —— | 省级 | —— |
6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 | —— | 省级 | —— |
7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 | 省级 | —— |
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2个):药物制剂实验室、临床技能实验室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临床医学专业生殖医学方向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名单不全)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临床医学、护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4个):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应用心理学
第二批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心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吉林医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授予时间 |
1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窦肇华 | 基础医学院 | 2005年 |
2 | 生物化学(专科) | 潘文干 | 基础医学院 | 2006年 |
3 | 人体解剖学 | 牛松青 | 基础医学院 | 2006年 |
4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窦肇华 | 基础医学院 | 2007年 |
5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冯泽明 | 人文社科部 | 2008年 |
6 | 生物化学 | 吕士杰 | 基础部 | 2009年 |
7 | 医学心理学 | 罗正里 | 人文社科部 | 2010年 |
8 | 外科学 | 蔡建辉 | 附属医院 | 2010年 |
9 | 有机化学 | 董顺福 | 药学院 | 2011年 |
10 | 基础护理学 | 李春卉 | 护理学院 | 2011年 |
11 | 药理学 | 任旷 | 基础医学部 | 2012年 |
1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姜淑兰 | 人文社科部 | 2012年 |
13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关青 | 护理学院 | 2013年 |
14 | 药物分析 | 冯波 | 药学院 | 2013年 |
15 | 药剂学 | 张秀荣 | 药学院 | 2014年 |
16 | 营养学 | 宋春梅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4年 |
截至2017年1月,该校管理学院等4个单位获评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李艳等6人获大学生学科竞赛国家级获奖项目指导教师、马冰鹤等8人获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获奖项目指导教师。赵丽微等8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张净雯等12人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15年12月,该校金连海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宋春梅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隋万林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田洪艳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基于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任丽平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李英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医学院校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金瑛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天然药物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和潘淑霞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8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项。
省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平台(10个):中药抗微波辐射研究实验室、中药质量检测实验室、中药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中药细胞分子毒理实验室、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实验室、生殖与肿瘤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名单不全)
省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2个):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名单不全)
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吉林省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靶向治疗与转化医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