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4 03:17:27发布时间:2022-02-11 11:14:12

 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吉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2人,高级职称21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第一层次人选1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省青年科技奖1人,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型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蔡建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蔡建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蔡建辉

 省教学名师(4人):任旷、张秀荣(名单不全)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带头人等级评定时间
1药理学教学团队任旷省级2016年
2预防医学教学团队王舒然省级2016年 [9] 
3“思法”与形势政策课教学团队冯泽明省级2013年 [10] 
4药剂学课程教学团队张秀荣省级2009年 [8] 
5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省级——
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省级——
7外科学教学团队——省级——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设单位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有第二批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2个。 

  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2个):药物制剂实验室、临床技能实验室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临床医学专业生殖医学方向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名单不全)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临床医学、护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4个):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应用心理学 

  第二批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心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吉林医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授予时间
1组织学与胚胎学窦肇华基础医学院2005年
2生物化学(专科)潘文干基础医学院2006年
3人体解剖学牛松青基础医学院2006年
4组织学与胚胎学窦肇华基础医学院2007年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冯泽明人文社科部2008年
6生物化学吕士杰基础部2009年
7医学心理学罗正里人文社科部2010年
8外科学蔡建辉附属医院2010年
9有机化学董顺福药学院2011年
10基础护理学李春卉护理学院2011年
11药理学任旷基础医学部2012年
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姜淑兰人文社科部2012年
13急危重症护理学关青护理学院2013年
14药物分析冯波药学院2013年
15药剂学张秀荣药学院2014年
16营养学宋春梅公共卫生学院2014年


  截至2017年1月,该校管理学院等4个单位获评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李艳等6人获大学生学科竞赛国家级获奖项目指导教师、马冰鹤等8人获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获奖项目指导教师。赵丽微等8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张净雯等12人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15年12月,该校金连海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宋春梅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隋万林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田洪艳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基于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任丽平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李英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医学院校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金瑛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天然药物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和潘淑霞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8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项。


  “院士工作站”(1个):吉林医药学院院士工作站 



  省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平台(10个):中药抗微波辐射研究实验室、中药质量检测实验室、中药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中药细胞分子毒理实验室、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实验室、生殖与肿瘤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名单不全)

 省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2个):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名单不全)

  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吉林省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靶向治疗与转化医学实验室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