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4 02:06:14发布时间:2022-02-11 10:01:21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专兼职教师258名,其中硕士50名,教授、副教授55名,讲师、实验师和工程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80余名,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11个民族的在校生4000余人。


2004—2008年,学院多次组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在“数控加工技术”、“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等多个项目的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学院以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成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团队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数控实训中心”和“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分别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高职高专示范实训基地; 2门专业课程建成了省级精品课程,2项科研成果获得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8年推荐保送4名同学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成为全省首批具有“专升本”保送资格的高职学院。


教学模式上我院率先实行“2+1”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前二年在校内学习,最后一年全部在企业顶岗工作,切实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积极探讨并实施了“企业冠名培养、校企互为基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茅。


学院坚持以机电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本着“机为基础,机电渗透,工管结合,冷热并举”的专业建设思路,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专业建设‘机’为基础,依‘机’而立,随‘机’而进”,总体上凸现“机电”个性,重点上形成品牌效应。先后在校内建设了“数控实训中心”、“机械制造实训中心”、“材料成型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和“综合实训中心”等六大实训中心,其中“数控实训中心”、“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高职高专示范实训基地”;同时,分别与太原重机集团、大同齿轮集团、洛阳中信重机集团、一汽本田公司等100余家企业联合,共同构建校企共建、紧密合作型“双向基地”,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切实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为企业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十一五”时期山西省将组建8大职业教育集团,其中我院被确定为“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院校。学院将进一步传承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积极探讨并实施了“企业冠名培养、校企互为基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企业冠名班”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把学院作为企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将企业作为学院的“科研、实习、就业基地”,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解决人才就业问题,初步实现了“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岗位要求”的一体化联接和“招生—实习—就业”的无缝对接,建立了立足山西、辐射沿海、面向全国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网络,确保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