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吉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教职工1593人,其中正高级139人,副高级457人;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482人;双聘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省高级专家3人次,省拔尖创新人才23人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1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12人,省主讲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3人,省优秀教师8人,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教学新秀2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海波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赵家龙。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幸志明、都本忱、宫子吉、侯云龙、梁韦弦、李海波、杨景海、沈永祥、杨卫东、徐洪伟 。
全国优秀教师:侯云龙、刘国权、刘万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王雅新、车广波、张永军、刘吉平、范立君、杨丽丽 [8] 。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杨景海、李海波、华中、谭振江、常立民、薛柏成、周晓馥、徐占林、徐洪伟、秦政坤、祖国华、赵家龙、车广波、范立君。
吉林省高级专家:杨景海、李海波。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杨景海、孙斌来、杨卫东、李海波、周晓馥、徐洪伟、祖国华、常立民、徐占林、车广波。
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范立君、李海波、许彦红、申泽骧、李娜、楠木贤道、付庆义、江乐珍、吴振利、陈君君、张鹏、顾桃。
吉林省教学名师:宋立新、杨卫东、刘树仁、刘国权、邹之坤、李秀云、刘春雷、李淑华、周晓馥、谭振江
吉林省优秀教师:梁韦弦、周殿龙、沈永祥、王桂波、滕国文、王军、张力宏、刘惠莲。
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杨景海、梁韦弦、李海波。
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李海波、华中、徐占林、常立民、邹之坤。
国家级精品课程:满族文化史、教师语言、东北民间艺术选讲。
省级精品课程:固体物理、俄语泛读、教育心理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分子生物学、古代文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化学教学论、分析化学、动物学实验、教育心理学。
校级精品课程:植物学、数学模型、西方经济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化学、信息论与编码、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解剖学、综合英语、近代物理实验、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泛读、脊椎动物学实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实务、环境化学、报刊编辑学、工程制图、写作、现代西方哲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学教学论、近世代数、无机化学、旅游学概论、软件工程导论、篮球教学与训练、影视声音艺术、书业法律基础、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会计学基础、环境工程学、证券投资学。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物理学教学团队、物理实验中心教学团队、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电子科学与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应用软件开发课程群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有41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与应用实验室。
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与省社科院合作)、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省属高等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东北满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外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资源科学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磁性与发光材料科技创新中心、精细化学品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满族文化研究基地、东北谱牒文化研究基地、二人转文化研究基地(与省艺术研究院合作)、东北民间文化研究基地。
吉林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医药中间体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基地、语文教育研究基地、现代传媒研究基地、农村金融研究基地。
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与应用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环境信息重点实验室、数值模拟实验室、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实验室。
吉林省首批高等教育研究基地:高校德育研究基地。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东北满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医药中间体工程研究中心、新型肥料工程研究中心。
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培育) | 新型低维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吉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 新型低维功能材料、量子点材料及光电器件、功能微孔聚合物骨架材料、特色植物种质创新、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数值模拟、满族历史文化 |
校级科研所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所 | 基础数学研究所 | 德育研究所 |
中国语言研究所 |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心理研究所 | 英语语言研究所 |
区域经济研究所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 满族文化研究所 |
文艺学研究所 | 生态环境研究所 | 遗传生理研究所 |
教育研究所 | 东北亚研究所 | 东北文化研究院 |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 | 法学理论研究所 | 哲学研究所 |
体育科学研究所 | 应用数学研究所 | 城市规划研究所 |
欧美文学研究所 |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书画艺术研究中心 |
李玉刚艺术研究中心 | 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 | 传媒艺术与区域文化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