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4 13:30:39发布时间:2022-02-10 10:21:31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622人,其中专任教师40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教师73.6%,其中博士74人,在读博士4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41.7%,其中二级教授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1人。教师队伍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2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1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教学团队7个,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阿拉坦仓

  草原英才工程:阿拉坦仓

  自治区教学团队:汉蒙翻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新闻学教学团队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学教学科研蒙汉双语教师团队

  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包赛吉拉夫

  截至2019年6月,学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多次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首批自治区“平安校园”。学校那达慕文化节和校园足球是内蒙古自治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校园乌兰牧骑与21家旗县乌兰牧骑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民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平台3个(含共建);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民委学科建设平台6个;省部级教改平台3个;学校设有国家教育部蒙古国研究中心,自治区级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和应用数学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哈撒儿与科尔沁历史研究”团队

 国家民委学科建设平台: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

 自治区民委学科建设平台: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语言与翻译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教育厅学科建设平台:蒙古语翻译重点研究基地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