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5 02:21:33发布时间:2022-02-08 10:42:46
高考填报志愿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两院院士
姓名 | 院士类别 | 备注 |
---|---|---|
沈忠厚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王铁冠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专职 |
高德利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专职 |
李根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专职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德利、李根生、徐春明、高金森、陈光进、蒋官澄、邱楠生、金衍、刘植昌、张广清、李永峰、王玮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庞雄奇、王尚旭、李根生、卢春喜、姜汉桥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柳广弟、高德利、徐春明、张来斌
国家级教学名师:朱筱敏
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获评年份 |
---|---|---|
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朱筱敏 | 2008年 |
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徐春明 | 2009年 |
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张士诚 | 2010年 |
精品课程(名单不全)
所属学院 | 课程名称 | 主要负责人 | 级别 |
---|---|---|---|
地科学院 | 造岩矿物学 | 季汉成、谢庆宾 | 北京市市级 |
石工学院 | 油藏工程 | 姜汉桥 | 北京市市级 |
油层物理学 | 杨胜来 | 北京市市级 | |
渗流力学 | 程林松 | 北京市市级 | |
化工学院 | 石油加工工程 | 徐春明、李瑞丽、高金森 | 北京市市级 |
化工原理 | 卢春喜 | 北京市市级 | |
化工热力学 | 郭绪强 | 北京市市级 | |
信息学院 | 数据结构 | 陈明 | 北京市市级 |
理学院 | 高等数学 | 陆晓光、刘奋 | 北京市市级 |
商学院 | 运筹学 | 张宝生 | 北京市市级 |
地科学院 | 沉积岩石学 | 朱筱敏 | 北京市市级、国家级 |
石油地质学 | 柳广弟 | 北京市市级、国家级 | |
油矿地质学 | 吴胜和 | 北京市市级、国家级 | |
石工学院 | 采油工程 | 张士诚 | 北京市市级、国家级 |
国家级科研平台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成立时间 | 共建单位 |
---|---|---|---|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1995年10月 | |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07年12月 | ||
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5个) |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室 | 2011年02月 | 中海油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室 | 2008年10月 | 中石油 |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室 | 2008年11月 | 中石油 | |
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室 | 2009年04月 | 中石油 | |
生物能源国家工程实验室 | 2014年 | ||
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分室(1个) | 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室 | 2013年02月 | 山西晋煤 |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分室(1个) | 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室 | 2014年08月 | 中石油 |
省部级科研平台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成立时间 | 共建单位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5年7月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 | 气体能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7年10月 | |
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9年12月 | ||
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6年6月 |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2个) | 油气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5年4月 | |
油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基础研究实验室 | 2008年1月 |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9个)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01年6月 | |
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05年12月 | ||
油气装备材料失效与腐蚀防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11年5月18日 | ||
油气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12年5月23日 | ||
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12年5月23日 | ||
石油数据挖掘重点北京市实验室 | 2012年5月23日 | ||
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13年6月17日 | ||
油气光学探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14年6月30日 | ||
过程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15年5月21日 | ||
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个) | 生物天然气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2015年9月22日 | |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 | 生物能源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2010年1月4日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 | CNPC催化重点实验室 | 1999年11月 | 中石油 |
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 1999年7月 | 中石油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 | 中石化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 2003年 | 中石化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研究室(17个) | 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室 | 1999 | 中石油 |
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室 | 1999 | 中石油 | |
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天然气运聚和开发早期评价研究室 | 1999 | 中石油 | |
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管柱力学与控制研究室 | 1999年12月 | 中石油 | |
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井壁稳定研究室 | 2000年2月 | 中石油 | |
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研究室 | 2000年3月 | 中石油 | |
油层物理与渗流重点实验室—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室 | 2000 | 中石油 | |
测井重点实验室—测井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室 | 1999 | 中石油 | |
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水合物研究室 | 2008年11月 | 中石油 | |
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复杂流体及城市燃气输送研究室 | 2010年8月 | 中石油 | |
地面工程试验基地—油气田地面系统复杂流动与传热研究室 | 2010年8月 | 中石油 | |
HSE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室 | 2010年8月 | 中石油 | |
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岩洞地下储库工程研究室 | 2011年8月 | 中石油 | |
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室 | 2012年3月 | 中石油 | |
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储层构型方法研究室 | 2012年3月 | 中石油 | |
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页岩气成藏与岩石力学研究室 | 2014年9月16日 | 中石油 | |
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纳米化学研究室 | 2015年4月21日 | 中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