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浙江农林大学奖学金有哪些-多少钱-如何申请-怎么评定?

更新时间:2025-08-22 23:51:02发布时间:2022-01-06 10:35:46

浙江农林大学奖学金有哪些-多少钱-如何申请-怎么评定?

浙江农林大学奖学金有哪些-多少钱-如何申请-怎么评定?


高考填报志愿时,浙江农林大学奖学金有哪些、多少钱、如何申请、怎么评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浙江农林大学招生部门最新公布的奖学金设置情况和申请评定标准。

1、浙江农林大学奖学金设置情况

①新生奖学金:为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学校设立新生奖学金,有关奖励规定如下:


1.高考成绩列浙江省理科一批前500名、前1500名、前3000名报考我校的进档考生(平行志愿或院校一志愿,含提前录取批次,下同),相应奖励8万元/人、5万元/人、2万元/人;


高考成绩列学校浙江理科一批新生第1-2名,奖励5000元/人;第3-5名,奖励3000元/人。


高考成绩列浙江省文科一批前200名、前300名、前1000名报考我校的进档考生,相应奖励8万元/人、5万元/人、2万元/人;


考成绩列学校浙江文科一批新生第1名,奖励5000元/人;第2名,奖励3000元/人。


2.高考成绩列浙江理科二批前50名、前100名、前150名报考我校农科专业的进档考生,相应奖励2万元/人、1.5万元/人、1万元/人;


高考成绩列学校浙江文科二批新生第1-2名,奖励5000元/人;第3-5名,奖励3000元/人。


高考成绩列学校浙江理科二批新生第1-5名,奖励5000元/人,第6-15名,奖励3000元/人。


综合分列学校浙江省设计学类二批文科新生第1-5名,奖励3000元/人;综合分列学校浙江省设计学类二批理科新生第1-2名,奖励3000元/人。


3.省外文理科二批平行志愿(院校一志愿)报考并录取到学校的考生,其高考总分高于所在省(市、自治区)当年文理科一批分数线(重点线)20分(含)以上的,奖励5000元/人。


4.经学校确认,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人;获全国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人。获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奖励3000元/人。


以上新生奖学金不重复发放,有符合两项(含)以上发放规定的,按奖励金额高的发放。


②学年奖学金:学校设置的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金额最高额度为6000元。


③社会奖学金:指校外的企事业单位在我校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如林业英才奖学金、金田豪迈奖学金、方圆木业奖学金、坚华林业奖学金等。


2、浙江农林大学困难生资助办法

我校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现已形成“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等较完善的助困体系,使勤奋好学的贫困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具体措施如下:


①助学贷款:学校与银行合作,为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额为6000元/人·学年,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免贷款利息。


②勤工助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③学费减免:对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公办本科学生实行学费的部分减免政策。


④困难补助:学校对家庭特别困难或遭遇突发灾难的学生,酌情给予生活补助。


⑥“绿色通道”:对难以一次性缴清学杂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公办本科新生,可以凭考生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经学院同意后,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的情况,予以帮助。


⑦国家、省政府设立的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助学金


⑧社会力量助学:目前社会各界在本校设立主要面向贫困生的春风春雨奖学金、玲珑纸业奖学金、育才助学金、建行助学金、天润助学金等。


公办本科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和家庭的努力,加上以上助困措施,是可以完成学业的。 但天目学院本科专业和中澳合作本科专业是按办学成本收费的,费用标准较高,考生在填报时,须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