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排名_全国第108名_贵州省第1名(最新)
更新时间:2025-08-26 07:43:19发布时间:2021-12-01 09:31:42

2019贵州大学排名_全国第108名_贵州省第1名(最新)
高考填报志愿时,贵州大学排名情况怎样、大概排多少名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可知(点击这里查看中国大学排名800强完整榜单),贵州大学最新全国排名第108名,贵州排名第1名,以下是贵州大学在全国和贵州省内历年具体排名情况,供大家参考。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19 | 贵州大学 | 108 | 1 |
2018 | 贵州大学 | 122 | 1 |
2017 | 贵州大学 | 139 | 1 |
2016 | 贵州大学 | 127 | 1 |
2015 | 贵州大学 | 119 | 1 |
2014 | 贵州大学 | 100 | 1 |
2013 | 贵州大学 | 94 | 1 |
2、贵州大学历年全国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贵州大学2019年全国排名第244名,2018年排名第225名,排名下降了19名。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所在地 |
2019 | 贵州大学 | 244 | 贵州 |
2018 | 贵州大学 | 225 | 贵州 |
2017 | 贵州大学 | 260 | 贵州 |
3、贵州大学在贵州省排名【校友会版】
在贵州省内大学排名中,贵州大学2019年排名第1名,排在贵州大学后面的分别是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
2019贵州省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贵州大学 | 108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 | 贵州师范大学 | 220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 | 贵州医科大学 | 348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 | 贵州民族大学 | 350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5 | 贵州财经大学 | 364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6 | 遵义医学院 | 367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7 | 贵阳中医学院 | 380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8 | 遵义师范学院 | 508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9 | 贵州师范学院 | 52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0 | 贵阳学院 | 604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0 | 贵州理工学院 | 604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2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62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2 | 安顺学院 | 62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2 | 凯里学院 | 62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5 | 铜仁学院 | 65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6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66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7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69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8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700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9 | 贵州商学院 | 708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贵州警察学院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创始于1902年,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院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由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12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6年4月。被列为国家“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2017年11月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3833.29亩;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1417人,全日制研究生8716人;有教职工3958人,其中,专任教师2842人,教授490人、副教授1121人,具有博士学位902人、硕士学位876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36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10万余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