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资料分析专项练习(4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08-26 22:58:03发布时间:2021-11-22 13:27:02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1、2009年江苏民航旅客运输量比铁路少( )。
A、9644.8万人
B、9235.5万人
C、8762.2万人
D、8205.3万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年江苏货物运输、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比上年有所增加
B、2010年江苏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比重比全国大20%
C、2010年江苏铁路、民航货物运输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比上年有所下降
D、2010年江苏及全国货物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是公路运输

3、2010年江苏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 )。
A、4.45%,5.80%
B、4.45%,6.91%
C、5.88%,6.91%
D、5.88%,5.80%

4、2010年江苏旅客运输平均里数比上年变化比率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民航

5、2010年江苏货物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有所下降的运输方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及详细解析
  1、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本 题考查多轴表。由表格数据可知,2010年江苏铁路旅客运输量为9711.4万人,比上年增长5.9%,民航旅客运输量为475.9万人,比上年增长 16.6%。因此2009年江苏民航旅客运输量比铁路少9711.4/(1 5.9%)-475.9/(1 16.6%)≈9752/1.06-476×6/7≈8800万人,C项最接近。故选C。

2、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本 题考查多轴表。A项,2010年江苏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速度大于全国的同比增速,故2010年江苏货物运输量占全国比重比上年有所增加。同理可得2010 年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比上年有所增加。A项正确。B项,2010年江苏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比重为4095.6/6111.5,2010全国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比重为64305.3/137329.0。则 4095.6/6111.5-64305.3/137329.0≈4/6-64/140≈0.67-0.46=21%,略大于实际数值,故B项正确。 C项,2010年江苏铁路货物运输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小于全国的同比增速,故2010年江苏铁路货物运输量占全国比重比上年有所下降。同理可得2010年江 苏民航货物运输量占全国比重比上年有所下降。C项正确。 D项,确定货物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不仅要考虑货物运输量,还要考虑货物运输周转量。尽管2010年江苏及全国的公路货物运输量最大,但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明 显小于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故2010年江苏及全国货物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是公路运输的说法错误。故选D。 【注释】本题答案为D,但B项“2010年江苏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比重比全国大20%”的说法不严谨,应改为“2010年江苏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比重比全 国大20个百分点”比较确切。

3、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本题考查多轴表。2010年江苏货物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111.5/137329.0<5%排除C、D。。 2010年江苏旅客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610.4/27779.2<6%,排除B。故选择A。

4、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本题考查多轴表。2010年江苏旅客运输平均里数比上年变化比率最小的运输方式就是2010年旅客运输量的同比增长率和旅客运输周转量的同比增长率最接近的运输方式,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公路旅客运输量的同比增长率与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的同比增长率最接近。故答案为B。

5、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本 题考查多轴表。若2010年江苏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周转量的同比增速低于全国该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周转量的同比增速,就说明2010年江苏该种运输 方式的货物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有所下降。比较表格数据可知,2010年江苏铁路和民航货物运输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有所下降。故答案为B。
 

想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可以登陆注册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练习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