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资料分析精选练习(3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08-27 00:16:06发布时间:2021-11-20 16:01:50
    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
   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类)与发展性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 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构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比较
消费类型 城市家庭 农村家庭
金额(元) 比例(%) 金额(元) 比例(%)
住房 1865.9 6.6 484.7 2.8
食品 9790.2 34.5 5751.0 33.3
衣着 1957.6 6.9 1171.7 6.8
医疗 2670.9 9.4 2141.6 12.4
交通 1425.0 5.0 1107.0 6.4
通讯 1482.9 5.2 965.8 5.6
教育 3170.5 11.2 2069.2 12.0
文化、娱乐、旅游 717.8 2.5 180.3 1.0
电费、水费等日常开销 1935.3 6.8 926.9 5.4
家用电器、家具 1010.7 3.6 567.3 3.3
日用品 467.7 1.7 313.7 1.8
人情往来 1849.1 6.5 1605.7 9.3
合计 28343.7 100 17285.0 100

1.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B. 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C. 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D. 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2.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说明: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近( )。
A. 31%
B. 41%
C. 51%
D. 61%

3. 由“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可见: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型消费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 )。
A. 40%以上
B. 50%以上
C. 60%以上
D. 70%以上

4.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图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进入了( )。
A. 大众消费阶段
B. 适度消费阶段
C. 中等消费阶段
D. 较高消费阶段

5. 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值春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 )。
A. 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
B. 教育、健康方面的支出是一种刚性消费
C. 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存在比重过高的问题
D. 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答案及详细解析 1.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 资料中的首句是关键句,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故答案为A。

2.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 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从图中可直接算出,生存型消费的比重占消费总支出的6.9%+34.0%=40.9%。故答案为B。

3.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 发展性消费和生存性消费的比例之和为1,由上一小题可知生存性消费比例占了约41%,则发展型消费的比例约为1-41%=59%,即50%以上。故答案为B。

4.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 由“大众耐用消费品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可知,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故答案为A。

5.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解析: 教育和医疗属于发展型消费,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主要显示家庭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到发展型的升级。故答案为A。

还有疑惑?可以登陆步知公考问老师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