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10天!怎样比套模板、背范文更提分?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7:49发布时间:2021-11-19 16:02:29

  离笔试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最后几天,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

  从细节上和应试技巧上来提分

  请诸位认真完成明晚直播课的作业

  我们会持续性的总结考试中“99%会用到的相关技巧和知识点”

一、树立目标,由大到细

  也就几天就考试了,还要谈目标?

  当然!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分

  目标=时间+最终期望!

  无论备考的程度如何,都要想清楚:

  你的目标是抄材料,直接套范文?

  还是理清楚近年所报考地区的高频题型作答特点

  总结作答的注意事项,温习答题、写作中常用的句式词汇

  以求在50分钟内写出一篇≥25分的申论文章?

  概括题如何确定“总分”?

  序号词的规范是什么?

  常考应用文的格式、重点、常用语有哪些?

  自己习惯的文章开篇、结尾及论证方法是什么?

  与模板、范文相比

  这些,才是你需要花时间总结和梳理的!

  怎么总结?请参照下图并回归课程:

二、针对化训练才能最快提升

  当我们花大力气背诵了几篇范文却发现临场时仍无从下笔

  或被毫无感情地打上“生搬硬套”的标签时

  真想破口大骂:

  阅卷的TMD有没有看懂我的文章,简直X了眼!

  积累高分范文、背诵精美的片段能培养我们的文字感知能力

  让我们更直观地判断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但我的朋友,只有死记硬背,没有针对化训练(如仿写练习)中的变通

  就注定不能将妙笔生花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只能徘徊于死记硬背和泯然众人之间

  举个我们引用过多次的栗子:

  仿写训练(语文版)——

  【原文】雨水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

  【仿写】微风吹在湖面上,泛起涟漪,吹在柳树身上,枝条轻舞,吹到花儿上,暗香阵阵。

  再看看我们VIP题库中大家的训练

  【原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科技创新的目的、价值及如何更好的将科技与人文发展、民生应用相协调等也成为热点议题。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秉承“科技的生命化”发展理念,赋予科技人性化,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之路。

  【大家的仿写】

  “仿写是让自己表达更规范、更有范的神器”

  建议大家坚持同一种句式反复去仿写,换角度写

  这是一个讲求效率、速度的时代

  为了学的就能用到考试中去

  可以基于近两年的真题,结合范文范例仿写:

  文章的标题、开篇、结尾

  比如:历经改革开放**年举世瞩目的发展后,我国已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深度提高。但与此同时,……等问题也凸显出来。解决...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协调联动,一言以蔽之:...(总论点)。

  仿写:历经改革开放xx年举世瞩目的发展后,我国已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深度提高。但与此同时,网络暴力等问题也凸显出来。解决网络暴力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协调联动,一言以蔽之:必须坚持疏堵结合、综合防治原则,完善宣传教育、法治监管等配套措施,从而净化网络环境。

  练习的对象从哪里来?

  可以立足我们课程中的经典句式、范文

  也可以直接上手申论题库中的专项练习模块

  还包括推文中分享的文章——架构、层次、段落,逐一去仿写

  你所求的:

  并不是数量的多少

  而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去理解,去深挖,直至彻底掌握一种!

  能快速、熟练的运用到考试中去

三、强化练习,给文章增色!

  积累也好,专项训练也罢,都是阶段性路程

  要避免生搬硬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就需要在积累和训练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做个性化升华

  在理解了申论模拟行政的属性、掌握了申论写作的结构(比如“花木体”)之后,可以在以下方面强化训练:

  1. 注意语言、长短句的变化

  通过前期的学习,我们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和一定的仿写经验

  最后的冲刺阶段可有意识的突破仿写的结构、句式

  注意长句(较长的句子)、短句(较短的句子)的交替使用

  长句一般较为舒缓

  短句表达更加简洁、感情丰富

  长短句结合有助于文章的节奏变化,彰显我们的特色

  如对于文字驾驭不够自信的话,建议多使用短句

  避免长句带来的逻辑、语病等问题

  2. 注重修辞手法、逻辑衔接词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申论不等于要摒弃一切“个性”和“感情”

  无论是比喻、拟人还是其他修辞手法

  只要运用得当就一定能给文章增色

  比如“以法律、培训制度等为基,构筑新时代工人权益保障的铜墙铁壁,让新时代工人共享发展的阳光和雨露”。

  思维大于技巧,逻辑重于一切方法

  逻辑衔接词是申论提分的神器

  只要认真阅读了范文,你会发现:

  好的段落、文章,都是由一个个逻辑衔接词串联起来的:

  “然而”“因此”“为此”“只有...才能...”

  所以,这几天要回归课程,重视逻辑衔接词,学会运用逻辑衔接词

  申论写作,说到底就是观点的论证

  可以熟悉、掌握几种自己喜欢并能运用好的论证方法

  比如引用名言(引证法)能增强说理性

  引用案例(事实论证)能体现理论结合实际、有理有据,正反对比能很好的凸显结论。

  技巧不在多,而在真的理解,能运用好

  哪怕你只有一种技巧,但能运用好,一样会赢得不错的分数

  《让考试更有信心的技巧》系列课程不要放过(立即查看)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