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提出对策题考情分析与应对思路

更新时间:2025-08-27 06:06:57发布时间:2021-11-19 10:01:20

  对提出对策题考情分析应全面把握,对考察频率、考察内容、评分标准等做到细致掌握,方能在考场上从容作答,有备无患。

  提醒:申论复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免费观看学习申论花木君老师视频课程《你真的会做基础题型吗?》。

  一、提出对策题考情分析

  (一)考察频率

  从2010年到2016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中直观可见,提出对策题型的考察呈弱化趋势:从2013年至2016年均未出题,2012年(市地级)、2011年(市地级)分别考察过,基于此,对于此类题型可适当酌情弱化备考,但考生也务必要给与重视。

  (二)考察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提出对策题中可看出,作答范围比较灵活,如2012年(市地级)是要求“根据给定资料4”的片段作答,2011年(市地级)是要求“根据给定资料”的全部材料阅读。从考察的题量来看,提出对策题型看似一道题,其实多常见为两道小题组成,一题两问。

  从考察内容而言,提出对策题常考察内容可以统计如下:概括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2011年市地级)、概括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2012年市地级)。不难看出,概括问题、概括原因、是隐藏在国考提出对策题型的常考考点。

  (三)评分标准

  提出对策题型的分值设置均为20分,字数以400字居多。如“不超过400字”(2012年市地级),“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二、提出对策题高分必备

  深刻了解提出对策出题规律,可以帮助考生能够将此类题型顺利高效拿下,势必能够给后面的题型赢得更为充足宝贵的时间。考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真正读懂评分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除了清楚评分标准的分值和字数,通常很容易忽略“要求”中的其他事项,这其实不利于高分作答。由于该题型的字数限制,可以说,考生要惜字如金。其实,提出对策题的“要求”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甚至是答题思路。例如“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本身提醒考生首先要对问题和原因进行概括。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就会造成要点的遗漏。“所提的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就要求考生在“材料为王”的基础上,针对材料的直接对策、问题反推对策、原因反推对策等方式,让对策有针对性,同时切实可行,符合经济投入产出比例、符合当前技术条件、符合公序良俗、符合法律法规等等。

  (二)逻辑条理踩点得分

  考生在作答此类题型时,根据给定资料划出要点后,在整合书写答案的时候,应该让答案的呈现适当体现出逻辑性。此类题型的最常见逻辑为总分结构,即,总括句与分点之间总分关系,分点之间并列关系。可以说,归纳概括题型的高分关键就是踩点得分。故此,第一问,归纳概括部分,总分结构,分点作答;第二问,对策总分结构,分点作答。当然,考生在依据材料寻找答案的同时,应该尽量地多写“点”,切忌放空白,也切忌啰嗦。

  总之,提出对策题型作为申论的基础题型之一,对于该能力的考察并不局限在该题型之中,但本质而言,还是考察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因此,解决此类题型,归纳概括能力也是基础,这也是申论获得高分的“快进键”。

  【示例】2012年市地级提出对策参考答案

  市民出行问题表现在:一是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交通拥堵,浪费时间;二是存在安全隐患,无过街通道等设施;三是往返站点不一致,无相关提示;四是最后一公里问题,道路坑洼不平,晚上黑灯瞎火,自行车停放成本高,不安全、无专门自行车行道或非机动车道被占用以及黑车问题。

  为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科学设置站点。站点分布要合理,避免车流集中,往返站点要一致,否则应做好标识。

  二、晚上路网设施。乘客密集区要设置人行行道或过街天桥,在必要路段安装路灯。

  三、降低骑车成本。开辟免费自行车免费停车场,严厉打击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现象。

  四、严厉打击黑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黑车,保障交通安全。

  五、开辟通勤专线,在车站和小区之间开辟通勤专线,增设摆渡车辆,方便群众出行。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