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概括分析题型解答技巧

更新时间:2025-08-27 08:57:36发布时间:2021-11-18 12:44:20

  目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越加成熟、专业、科学,经常会遇到一些在基本题型上的新变化,如“归纳概括能力”也不再单纯只考“归纳、概括”,而加入了“分析能力”的考查,本期2017年国考申论答题技巧就跟考生们一起来看看这类新题型。

  一、如何判断题型

  我们对于考查“归纳概括能力”题型有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判断标准,即当题干中出现“归纳、概括”这类词时,这类题型就可以简单理解为考察“归纳概括能力”的题。但是,随着当前命题形式的多变,经常会出现一些略微有变化的“新题型”,如题干中出现“分析…….的原因”、“分析……的问题”、“分析……的意义”等,如下题:

  【2015山西省考第二题】“请分析‘给定资料7’中W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做法成功的原因。”

  也许有的考生会有些迷惑,到底此题考查的是“归纳概括能力”还是“综合分析能力”呢,我们到底应该按照什么作答思路来?其实,这种题型主要考察的是“概括+分析”两种能力的结合。

  二、两种考查能力的不同

  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概括+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有什么不同?第一,“归纳概括能力”是《申论》最基础的作答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给定材料中“找”出要点即可;第二,“概括+分析能力”更突出对材料宏观上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找”出来。如2015山西省考申论这道题,共有七段材料,具体如下:

  第1段:引出话题,无要点。

  第2、3段:W市政府的做法一,在运作模式上,将图书馆的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

  第4、5段:W市政府的做法二,在服务模式上,将群众文化需求定位为文化馆的工作目标。

  第6段:W市政府的做法三,在管理方式上,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且聘请了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和暗访。

  第7段:总结上文,无要点。

  以上梳理不只是微观地从每一段中“归纳、概括”出要点,而是通过对材料逻辑的“理解、分析”总结出要点,所以“概括+分析能力”是在“概括能力”之上,难度系数又加了一级。

  当题干中出现“分析……原因/问题/意义”这些关键词,作答就不能仅局限于微观地从每一句话中找要点,而更应重视对材料的宏观理解。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