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提出对策题的破题技巧

更新时间:2025-08-27 08:59:42发布时间:2021-11-18 12:20:07

  纵观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目设问,提出对策类的问题问法越来越五花八门:从单一的设问“如何解决某某问题”,到给定特殊的身份“假如你是某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如何解决某某问题”。在限定了身份的情况下,如何使对策的提出符合身份要求,无疑给考生增加了思考的负担,令人觉得,想要提出既能适应身份要求、又能够有效针对问题的对策,越来越难。于是,为了应付考试,许多考生走上了“寻找万能对策”的“不归路”。然而,万能化的对策,并不能够满足题目要求中的“有针对性、具体可行”,使得迷信万能对策的考生纷纷铩羽而归。

  那么,对于复习时间不多的考生而言,真的没有可靠的对策模板作为章法,让考生心中有底、有所参照么?答案是否定的。本期申论答题技巧将从以下角度出发,帮助考生顺利提出对策。

  1、宏观对策为纲

  宏观的对策,是指明了对策实施基本方向的纲领性对策。比如,针对“如何学习好申论”这个问题,“多学习申论理论、多练习申论题目”就是宏观性的对策,因为它只是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而没有告知我们具体的学习策略与步骤。

  在申论考试当中,要弄清宏观对策,就必须掌握提对策可以拥有的几种角度:

  1)材料中政策文件指明的方向。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2)问题推导出的。如:环境污染的问题,推导出治理环境污染这个对策。

  3)原因推导出的。如:尾气排放量过大导致环境污染,推导出治理尾气这个对策。

  【例题】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分析】1)希望小学遭废弃相关的政策文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始实行希望小学战略重点转移。(由此推导对策:配合战略转移,合理利用希望小学设施)

  2)希望小学遭废弃的问题表现有:希望小学大多数被废弃,学校只剩空校舍,除少数被征用为厂房的,其余都被闲置。(由此推导出对策:不能闲置,要将空校舍有效利用起来)

  3)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有:

  a.办学成本高,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推导对策:降低办学成本、增强师资及硬件力量)

  b.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撤点并校”政策大规模推广;(由于政策不能违背,我们只能推导对策:建议“撤点并校”的同时合理布局)

  c.学龄儿童随异地务工家长外出就读、辍学人数增多等,使得生源减少;(推导对策:增加生源)

  d.农村税费改革引发学校经费紧张。(由于改革措施不能违背,我们只能推导对策:增加经费)

  在明确了宏观对策方向之后,我们需要以“宏观为纲”,在纲领的基础上稍加加工,便可以形成微观具体的对策。

  2、微观对策为常

  微观对策,是由宏观对策转化而来。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在对策呈现上,体现出操作性、可行性,因而对策基本上是微观对策,像说明书般给人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才行。这就需要我们将刚刚所得的宏观对策加以具体化:

  1)配合战略转移,合理利用希望小学设施。(具体化:做好空校舍规划,利用废置校舍作为文化宣传阵地)

  2)不能闲置,要将空校舍有效利用起来。(具体化:做好空校舍规划,利用废置校舍作为文化宣传阵地)

  3)降低办学成本、增强师资及硬件力量。(具体化: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设立教育建设项目,确保资金投入,以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增强对教师的培训)

  4)建议“撤点并校”的同时合理布局。(具体化: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等情况,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农村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在交通不便地区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5)增加生源。(具体化:思想上重视教育)

  6)增加经费。(具体化: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设立教育建设项目,确保资金投入,以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

  而后,只需要将具体化后的对策进行加工整理、进行合并,便形成了最终答案。

  【答案】一是加强宣传,各地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希望小学保存的意义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二是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设立教育建设项目,确保资金投入,以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三是转变救助形式,由过去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由原来的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实施软件建设为主。四是推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等情况,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农村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在交通不便地区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五是加强空校舍利用,将其改造成为农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继续发挥宣教作用。

  只要考生熟练掌握“宏观为纲、微观为常”的对策提出范式,便能够顺利攻克提出对策类题目,摆脱“万能”魔咒,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一举成“公”!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