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给定作答范围笼统模糊,如何快速提炼作答信息

更新时间:2025-08-28 04:50:31发布时间:2021-11-15 14:53:33
    根据历年真题来看,申论考试的材料字数一般在七八千字左右,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涉及到某一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材料信息是申论答题内容的关键来源,然而申论考试的时间有限,可用于阅读材料的时间更是不多,尤其是应对那种给定作答范围笼统模糊的题型,时间更是紧迫。面对材料阅读难度大、考试时间短的矛盾,必须学会“投机取巧”,将材料化繁为简,准确地确定材料的核心信息。本节将给大家介绍如何准确、快速的提炼申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首先是关键词的定位。关键词的定位,可依据题目问题,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关键词。如概括主要问题类试题的关键词,需要留意“但是……;然而……”等转折性词语,以及“缺失……;没有……”等具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对策类试题的关键词会涉及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等。关键词的定位,还可依据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包含的关键词的数量和特点不同。一般来讲,学者、专家观点包含的关键词比较密集,且多为理论性;而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就显得分散,大多是记叙和事实性的。此外,关键词的定位,还可依据每则材料的段首句或段尾句,这些总括句往往蕴含了总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也要引起注意。
    其次是关键词的提炼。有些材料只涉及一些细节、微观的说明和描述,无法直接从文中勾划出来。这时,就需转换思路,通过对材料的进一步概括来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例如,“市民王女士说:上个月土豆5毛一斤,到这个月都就8毛了,其他蔬菜也这样”。对于这句话,是无法直接选定关键词,只能进行关键词的提炼,即蔬菜价格涨幅大。也就说,用规范性、专业性强的词来复述材料中的具体、细微的信息。在关键词的提炼中,鉴于公务员考试的性质和所给材料的特点,常常用到一些与行政机关工作相关的词汇,例如,监督、管理、责任、作风等,大家在阅读时政热点或公文时,应有意识的记住一些专业性的、规范性的词汇,以便于更好的归纳概括和表述。
    简而言之,大家在阅读材料时应先把握住材料的核心主题,然后有意识的从问题的表现形式、影响、原因等多个方面定位关键词,并加以标注,以节省作答时间。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