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申论文章写作中分析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5-08-28 04:55:04发布时间:2021-11-15 14:39:49
    分析问题即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意义(重要性)进行分析,最终突出的是为什么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在申论写作中不管你是写成重分析的文章还是写成重措施的文章,分析问题是文章的一个重要层次,以分析为主的文章,要重点对问题的必要性进行具体的论述,是文章的重点,要分析透彻;重措施论证的文章中,分析问题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导向,使措施论证的针对性更强。分析问题如此重要,那么在文章写作中分析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节将为你解答。
    分析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针对问题来分析:即分析问题一定要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不能凭空捏造原因或意义,比如说只有材料中提到反映的问题与法律不完善有关,你才能从法律不完善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时,有意识的将原因或意义等内容加以标注,为文章写作中的分析提供便利。
    (2)合理确定分析的角度:合理确定分析的角度其一表现在分析问题要有针对性,即该角度应主要是针对材料或文章呈现的问题,重点抓主要原因;其二是要注意分析角度不能出现重复交叉,在分析时可以按照主体不同划分角度,也可以从行政的角度按照认识不足、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角度选择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
    (3)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分析问题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点很好理解,但在具体的行文中经常有考生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甚至只将材料中提及的一些问题加以罗列,如一考生在原因分析中写到“美国霸权文化的渗透,汉语文化等基层文化逐渐失去自我”,这是关于问题现象的阐述,应透过这一现象认识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汉语言文化的不重视,导致国外文化有机可乘……”,所以应从“思想重视不足”的角度进行分析。
    (4)语言表述流畅、连贯:在分析问题时最好是能够恰当的使用一些逻辑衔接词来连接自己的分析内容,使分析表达更为流畅连贯。在申论文章写作中,不建议考生像客观题那样用数字将问题标注出来,读起来颇为生硬,给人一种罗列之感。建议用逻辑衔接词串联,比如说“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等,使语言表述更顺畅连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