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如何归纳答案

更新时间:2025-08-28 10:26:50发布时间:2021-11-13 11:10:34
    归纳概括能力是公务员考试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申论作答的基础,申论的所有题型都会涉及对归纳概括能力的使用,如综合分析题可能要从材料中归纳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题中可能要从材料中归纳相应的措施,至于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写作中就更不用说了,是绝对要用到的。可见,归纳概括能力在公考中的重要性。在申论考试中,也为考察这种能力设置了一道专门的题型——归纳概括题。这既是出于应试考察的需要,也有出于实际的考量,因为在生活中不做归纳总结的人就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容易再次犯下错误,自然也就无法当好一名责任重大的公务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做好一道归纳概括题。
    不可否认,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容易的一道题型,也是初窥申论门径的一个窗口。但容易只相对归纳概括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归纳概括能力弱的同学依然会觉得很难。如何提高归纳概括能力?这个没有捷径和窍门,唯独不断的练习,每次练习时都去有意识的总结归纳每则材料、每个段落的大意,练习多了,归纳概括能力也就上来了,下面主要来说说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作答必须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题要点归纳成答案
    归纳概括题的答案一般都来自于材料,从材料找出符合答题要求的要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答案,所以做好归纳概括题的第一步必须通过阅读材料圈出契合题目作答要求的要点信息(有同学可能会说不对,第一步应该是审题。第一步是审题没错,但审题每道题都要做,这里只讲针对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在圈要点信息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答题要点信息都圈出来,不能有遗漏。再圈答题要点时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材料中有准确的关键词和语句,直接摘取关键词和语句就可以形成答案。
    另一种情况是材料使用大篇幅描述性用语,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这种情况是归纳概括题的其中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我们的知识背景,归纳、概括出我们要的答案,首先自己去提炼符合作答要求的有用信息,注意材料的叙述线索,理清脉络;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饰性词语或者一段话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扰性信息,提炼出一个段落、一则材料的“主干”,再根据具体要求对提炼的语句进行增加或者删减(因为包含要点信息的材料中会出现大量的修饰性、扰乱性的信息,需要去粗取精,获取核心内容);有的材料中涉及的要点信息可能是零散的分布,所以在作答时还要注意将同类似的答题要点进行归纳合并,将相关的答题要点串联起来加以整合。把以上步骤都做好,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对答案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加工,使句子的表述清楚、符合逻辑。语句表述上要做到言简意赅,高度概括,符合行政文化用语的表述习惯,不能出现“我觉得”、“个人认为”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表述方式。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