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中国对塑料垃圾再出重拳

更新时间:2025-11-07 03:03:35发布时间:2021-10-20 09:18:28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中国将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公考解读[提出观点]

  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群众健康安全。

  [综合分析]

  中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生产塑料原材料一亿多吨,塑料消费制品则有6000多万吨。但塑料消费过后的弃置环节,尤其是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并不理想。之前,中国塑料再回收主要依靠拾荒人群,回收效率非常低下,绝大部分的塑料垃圾随着其他城市垃圾一起进行填埋或者焚烧。虽然焚烧是一种垃圾无害化的处理方式,但是因此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还有一些家庭作坊式回收中不规范的清洗破碎工序,给地下水带来了污染。

  塑料循环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难点。首先,再生塑料的成本高企使得回收企业难以盈利。由于2018年禁止进口国外废弃塑料政策使得回收再生塑料行业转向国内回收,加上人力价格的上涨,导致再生塑料价格居高不下。而原油价格的持续走低和化工行业产能的不断增加,又令原生塑料的价格越来越低。再生塑料和原生塑料的价格倒置,导致再生塑料产业失去利润空间。所以,如何构建一个新的价值链是塑料循环的关键问题。

  其次,上游的产品制造环节给塑料回收带来很大困难。很多产品为满足功能性需求,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使得回收分离的工作很困难。比如食品保鲜包装、服装的化纤材料、种类迥异的塑料瓶,这些塑料制品的复杂性使得回收环节变得异常困难。很多产品从设计环节就没有考虑到后端回收利用的问题。

  [参考对策]

  一是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超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分步骤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分步骤、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等。

  二是研发推广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探索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加强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规范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

  四是要完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支撑保障体系。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相关法律要求,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塑料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替代产品技术研发等攻关力度。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政策措施。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