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天津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试费用网上支付说明

更新时间:2025-11-07 10:29:35发布时间:2021-09-23 10:00:34

【#考研# 导语】©<★考网>从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天津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试费用网上支付说明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2.png


  天津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实行网上支付报考费。所有选择天津市报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均须在规定的时间以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报考费,否则报名信息无效。报考费的网上支付过程中,考生无需额外支付手续费。

  一、收费标准

  依据津价费[2001]417号文件规定,收取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30元/科。不同类专业报考费收费标准如下:

  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的专业: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60元/人(30元/科*2科),合计报考费:110元/人。

  非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的专业:报名费:50元/人,考务费:120元/人(30元/科*4科,注:考试科目为3科的专业由于第三科满分为300分,故考务费用按4科核算),合计报考费:170元/人。

  二、网上支付前准备

  考生在支付报名费之前,请先阅读相关银行卡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在交费过程中,随时注意支付平台和发行银行给出的提示信息,必要时,边对照说明边进行操作。

  三、网上支付的步骤

  1.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网报系统,填写报名信息成功后,点击“网上交费”(允许网上支付时间段:预报名阶段2021年9月24日至27日9:00-22:00,网上报名阶段2021年10月5日至25日9:00-22:00)。

  2.考生按网报系统提示,选择与自己的银行卡相对应的银行和相应卡种。

  3.考生按要求完整、准确填写所有缴费信息,点击“确定”后,系统给出订单号和交易流水号等提示信息(请记住这两个号码,以备后期查询使用),再点击“支付”后,等待系统处理(此时不要进行其他操作)。如果支付成功,系统将反馈“支付已完成”的信息。

  四、网上支付的注意事项

  1.在支付过程中,考生须随时注意并记录支付平台和发行银行给出的提示信息。

  2.如果因网络传输等原因造成系统速度慢,请考生冷静耐心等待,尽量不要重复点击,如果页面无法显示,可尝试刷新。

  3.支付时如果出现某一步骤异常,刷新不起作用,不要点击浏览器“后退”键,而应重新点击“网上交费”按钮,否则系统会报错。

  4.如果重复支付几次系统提示的错误一样,可能由于浏览器缓存造成,可以在浏览器工具菜单中选择“删除cookies”和“删除文件”后再重新支付。

  5.务必关闭浏览器中弹出窗口拦截功能工具,否则可能会在交费成功后屏蔽交费成功页面。

  6.请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尽量避免报名、缴费高峰时段,以免影响正常报名和网上支付。

  7.有关网上支付的相关问题,考生可拨打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招网)客服电话(010-67410388)或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客服邮箱:kefu@chsi.com.cn)。

  五、退费原则及方式

  1.允许退费的情况

  (1)因考生网上支付操作不当,或因网络原因,造成同一订单号多次重复支付的,除生效一笔之外其它重复支付的款项将进行退费。

  (2)网上报名支付成功后,考生因个人原因进行了“取消报名”操作而造成的报考费退费。

  以上两种允许退费的情况,退费操作由研招网系统统一进行,一般情况下退款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退还完毕,考生可在退款工作完毕后一个月内查询到账情况,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2.不允许退费的情况

  (1)考生未按规定进行网上确认的,不退报考费。

  (2)考生因网报信息不准确、弄虚作假等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要求,导致未通过报考点资格审核或被招生单位拒绝报考的,不退报考费。

  (3)考生已成功报名、缴费、信息确认但未参加考试的,不退报考费。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