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备考公务员一天学几个小时 考试时要注意些什么

更新时间:2025-11-10 11:51:42发布时间:2021-06-29 14:38:19

很多公务员考生都是在职备考,那么一天学几个小时合适呢?参加考试又应该注意些什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备考公务员的时间安排

一、分题型学习夯实基础

本轮建议学习时间为30天。本套视频对应《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分为行测(五大模块)和申论两部分,共36课时,考生可每天安排两小时,按知识点难易并结合自身情况每天学习一至两个课时,剩余时间根据《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专项练习”进行配套提升,学练结合,巩固课中学习的解题思路、快速解题技巧如此,30天即可熟悉并初步了解公务员考试中所有知识点。

二、着眼重难点巩固提升

本轮建议学习时间为12天。“温故而知新”,第一轮36课时播放完毕,教材中的重难点有了基本认识后,本轮复习重点放在行测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逻辑判断和申论演练四项上,仍旧以每天两小时为准,各知识点可结合考生自身情况学习一或四天。以数量关系为例,视频会点出对应教材中需重点学习部分,考生除回放该视频复习考点外,还可重复练习该部分习题,直到能举一反三,预计需三天共6小时。申论部分建议练习真题作文一至三篇,并对照教材中的范文修改学习,大作文写作限定1个半小时,对照修改设定半小时,预计需四天8个小时;其他逻辑判断等部分可以真题为主,适当回放视频温习知识点,一至两天即可。

三、技巧练习学会秒杀

本轮建议学习时间为10天。经过前两阶段的学习,考生对于自己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可省略不看,重点研习需进一步提高的部分。《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及视频提供了不少快速解题技巧及最近几年的真题习题,本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宗旨,考生应摒弃题海战术,重点将真题做透,将技巧练熟。行测五大模块每天安排两小时练习“秒杀”做法;申论每天两小时,两天做完一套真题,一天对照修改,并扩展阅读。这一阶段还需多关注时政热点,对热点问题多看、多想,思考热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争取达到“唱着小曲学申论--落叶飞花皆武器”境界。

四、模拟考试靠近成“公”

本轮建议学习时间为8天左右,以模拟考试为主,时间仍以每天两小时为准。在此务必提醒考生:做5套真题,不如一套真题做5遍。因此,建议考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点、巩固重难点、熟悉解题技巧的基础上,模拟真实考试时间,认真做两三套真题,将真题吃透,放弃该放弃的,“舍”然后得!

一天两小时,也许有的考生觉得是时间太少,有的考生觉得太多。但究其实,能坚持每天两小时不变,才是制胜王道。《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配套视频所能做的,就是在复习初让考生意识到:每天两小时,听课+练习,坚持三十天,最终形成一个习惯;30天后,面对从厚变“薄”的《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考生将不再畏难,可以有选择地听取视频、选题练习。

公务员笔试注意事项

1.必须带齐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2.监考人员将在考前20分钟左右宣读有关的考试注意事项,建议考生提前到达考场。

3.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考生须按要求将题本上的条形码贴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否则,该科目考试成绩为零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律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申论一律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作答。报考人员自备橡皮、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

4.严禁将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它有关设备带至座位。

5.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退场。

6.不能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等带出考场。

7.必须遵守考场规则,报考人员有义务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考试试卷和答题信息、不被他人抄袭。若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将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若有答卷雷同,双方均取消考试成绩。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