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21国考申论热点 保民生加强财政民生支出

更新时间:2025-11-10 11:51:59发布时间:2021-06-29 12:53:49

2021年国考就快要开考了,这时候大多数考生都抓住这最后几天时间复习备考。申论的考点一直是考生非常关心的内容,小编整理了2021年国考申论热点,考生可以做个参考。

2021国考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今年新冠疫情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幅压减政府支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前三季度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同比增长8.7%,社会救济和补助人均增长12.9%,在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情况下,保住了基本民生,稳定了民心。

2020年1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财政民生支出保障的措施,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下一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提出观点】

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常态化下,对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影响比较大,加强财政支出,竭尽全力保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因分析】

一方面来说,加强民生财政支出保障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加强民生保障是由当前的特殊情况决定的。今年以来,疫情对低收入群众包括农民工、贫困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的就业、收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对困难群众,我们党和政府会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加强民生财政支出是解决当前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必要之举。

【应对措施】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将节省下来的资金重点用于民生特别是解决民生难事、加大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当前做好“六稳”“六保”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一是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对教育、养老、医疗、低保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项,按支出责任予以足额保障。

二是完善民生领域制度。建立民生资金直达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先行在教育、医保领域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