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本科有么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更新时间:2025-11-11 03:10:55发布时间:2021-06-21 14:41:32

自考是多数人多考虑过提升学历的途径之一,但是出于自考的难度,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为什么身边总有那么几个学霸,逢考必过,而且还能保证分数。接下来小编就跟各位介绍几个自考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自考应该怎么学

首先,是看书先丢下考纲把书本通读一遍。我想考试只是一种形式,掌握一定的知识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几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机械记忆,那么实在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看书的时候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句。

其次,是根据考纲在书上确定重点因为考试毕竟是以考纲为主。否则犯不着搞个考纲放在那里了。而把考纲上的重点和自己看书是后划出来的重点加以比较。可以了解到自己在理解方面的准确性如何。为什么刚才忽略的内容在考纲上是重点。或者为什么我认为的重点和考纲也不谋而合呢?如此的分析不仅是再一次熟悉课本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会发现更能把握住整个课本的理解,以及出题者的思路。

第三,是根据书本/考纲的内容做出属于自己的复习材料这一个环节尤其重要。因为书上的东西如果不经过消化(也就是同化和顺应),那就永远只是纸上的东西,放不到你自己的脑子里。把书上的内容适当经过自己的合理排版重新打出来,就是一种消化的过程。哪怕是字体变化/标题改变等等,也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第四,分析试卷学的东西最后落到实处的是考试。考试的形式就是试卷。分析试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而得知考什么如何靠。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哪一章是重点章节,哪一章比较次要一点。重要的章节大题目(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考的比较多,而次要的章节主要是选择填空为主。

第五,思维导向图思维导向图的好处在于从整体把握整个章节的内容。每个人在自己的头脑中都有一个所谓的认知地图——就是在头脑中建立对于问题的整理性理解。我们很容易在复习的时候丢了西瓜捡起芝麻。抓小放大,是考试之前常犯的错误。而且书本的内容过于集中,考试的知识点却只是蜻蜓点水。怎么在考场上把脑海中的相关知识点迅速的吊动出来呢?思维导向图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如果可以从头到尾把自己总结的思维导向图都默写出来,那么功夫就基本到家了。考试的话也十拿九稳了。

自考很简单,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最重要

一、克服懒惰

在问过很多自考的同学以后,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时间是完全充裕的,但是很多同学根本就静不下信来学习,学了一会,就想上网,出去玩之类的。直到考试将临的几天,才会突击学习。晚上很晚睡觉,早上4点左右就起床,突击大量的背诵工作。如果是一次报了好几门,这样的学习方式,肯定效果不会好。

平时的时候,给自己做一个计划,每天学多少,必须完成这个计划量,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完全的控制好时间,也学到要学的东西了。

二、战胜胆怯

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觉得东西太多,就不想背了,甚至觉得,没什么用,一般不会考,或者对自考也就觉得,没什么用,还不如放弃算了。在自考的考生中,这种情况的,大有人在。最后剩下2,3门特别困难的过不了,就以各种理由放弃了。

自考的确要比其他的成人教育要难,因为含金量比其他的高。但是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退,想放弃,那自考是肯定不适合你的。

没有战胜胆怯的勇气,没有自信的人,绝对通不过自考。还有从这一个简单的自考,也能看出人的性格: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肯定也一样。这样的人,注定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